长阳拉升后能否屡创新高,需要综合市场环境、资金面、领涨板块等多方面因素判断。以2025年9月11日大盘长阳拉升为例,其后续走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市场环境与政策因素:如果整体市场处于牛市行情,积极的政策不断出台,市场情绪高涨,资金充裕,那么长阳拉升后屡创新高的可能性较大。例如,2025年以来,政策面利好持续发酵,对大盘的上涨起到了推动作用。但如果市场处于熊市或震荡市,长阳拉升后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,难以持续创新高。成交量因素:成交量是判断行情能否持续的重要指标。如果长阳拉升后,后续成交量能够持续温和放大,说明市场参与度高,多方力量强劲,能够承接获利盘和解套盘的压力,股价就有较大可能屡创新高。如9月11日大盘长阳拉升,成交量放大至1.02万亿元,为股价的进一步上涨提供了一定的支持。但如果成交量不能持续跟上,一旦没有足够的承接盘,大盘就可能会出现滞涨甚至回调。领涨板块因素:大盘想要再起升势需要有领涨板块的带动。9月11日大科技板块受到利好消息刺激再度走强,券商股也再次启动,推动了大盘的长阳拉升。如果后续大科技板块能够继续领涨,或者券商股等蓝筹股能够持续发力,得到市场的响应,就有望带领大盘再创新高。否则,如果领涨板块后继乏力,大盘可能难以持续创新高。获利盘和解套盘压力:随着指数的上涨,获利盘和解套盘兑现的欲望会不断增加。如果大盘再创新高并继续向更高点位冲击,必然会面临获利盘和解套盘兑现的压力。当这种压力达到一定程度,而市场的承接力不足时,大盘就会出现滞涨或回调,从而影响其屡创新高的走势。技术面因素:从技术形态来看,如果长阳拉升后,股价能够有效突破关键压力位,并且均线系统呈现多头排列,那么后续创新高的可能性较大。例如,大盘在有效收复2021年三重顶的高点3731点之后,上涨空间再度打开。但如果股价在关键压力位附近遇阻,或者技术指标出现顶背离等情况,就需要警惕股价回调的风险,屡创新高的难度也会增加。
|
|